教理主題:救恩的盼望

讀經一:巴 5:1-9
聖  詠:詠126:1-6
讀經二:斐1: 4-6,8-11
福  音:路3: 1-6

伸延閱讀:
《天主教教理》710, 769

今日教理的重點是希望,先知叫我們活在希望中,他們給了我們指示了希望的內涵。在感恩經第四式中,教會這樣祈禱 ——「藉著先知教導眾人,期待救恩的來臨。」先知並不是預言者,他們不會常常透過他們的教導具體說明將來的形態,而是他們教導我們要將希望只放在天主身上。本主日的選經均是指向天主許諾的救恩,亦即是我們的希望所在。期待基督末日時的光榮再來,提醒我們該為救主隨時光榮再來的審判而作好準備。洗者若翰指導我們向著我們期待已久的目標——救恩的盼望——前進。

巴路克先知預告天主想起那散佈於各地的耶路撒冷子女,並會將他們再領回來;「天主要在喜樂中,以自己本有的仁慈和正義,在自己榮耀的光輝下,親自領回以色列。」﹝參閱巴5:5-9;CCC#710﹞

聖詠鮮明地刻畫了得到釋放之猶大百姓的喜樂。他們曾被充軍,此時得到自由的感動與將要歸回故土的激動化作片片歡笑聲。「上主帶領俘虜回到熙雍,我們覺得仿佛是在夢中;那時,我們滿口喜氣盈盈,我們雙唇其樂融融。那時外邦異民讚歎不已:上主向他們行了何等奇事!」﹝詠126:1-3﹞更值得感謝高興的是外邦的異民,也透過以色列子民得以窺見那來自天主的救恩。

保祿宗徒的祈求也是指向那希望的日子:「為叫你們直到基督的日子,常是潔淨無瑕的,賴耶穌基督滿結義德的果實,為光榮讚美天主。」(參閱斐1:9-10)

依撒意亞先知這樣說「大地四極看見了我們天主的救恩。」(依52:10b)耶穌基督就是天主的救恩;看見祂就是看見救恩。救恩是給所有人的,問題乃在於看見的人願不願意接受,接受的人就得著救恩。基督第一次降臨時,縱使並非所有人都接受祂,但這救恩仍惠及所有人。當祂在末日再來執掌王權時,這節聖經就要全面應驗,到那時,新的以色列子民都將獲得救恩,原來的外邦人也能分享祂榮耀國度的祝福。

路加福音引用依撒意亞先知的預言,描述有一個呼聲喊說:「你們要在曠野中預備上主的道路,在荒原中為我們的天主修平一條大路!……上主的光榮要顯示出來,凡有血肉的都會看見:這是上主親口說的。」(依40:3-5)「凡有血肉的,都要看見天主的救援。」(路3:6)

聖奧思定這樣教導:天主制定了一個承諾的時間及一個圓滿的時間。承諾的時間就是先知的時期直至洗者若翰;天主是忠信的,祂將自己放在欠債者的位置,不為收回甚麼,只為承諾了那麼多。一個承諾還未夠,祂還寫下祂的承諾——就是人的成聖、人的不死不滅、罪人成義、卑微人獲得榮耀…這些承諾看似難以實現;祂遂安排了一位忠信者——祂的獨生子作為中保,而不是安排了一位王子或天使或總領天使。因此,這一切未來的事件需要預言、預告,並傳遞給我們,為使我們在信德中等待而不會感到突然和懼怕。

一如先知們所預言——天主許諾的救恩——成了我們將來的盼望。「基督第一次來臨時,屈尊就卑,降生成人,完成了祢預定的計劃,並為我們開闢了之永生的途徑:使我們在祂第二次光榮地來臨時,終能獲得我們日夜期待的恩許。」﹝見將臨期頌謝詞﹞﹝CCC769﹞

基督徒是個有希望的人,我們的盼望是『那在天上給你們所存留的希望』(哥一5),換句話說,我們希望的不是屬世的,是屬靈的;不是暫時的,是永恆的;不是人自己的期許,乃是天主的應許!所以生活應是積極有力的。我們不是希望所見的,而是希望所不見的,為此也就能看輕那現世暫時的苦楚(參閱羅8:24-25;參閱格後4:16-18)。

何謂基督徒的希望?這是一種對天主信靠的寄望,遠比我們想像中的廣和深。這種寄望直指天主浩瀚無涯的慈愛,實質上,基督徒希望所指望的,乃是對天主的完全信靠,相信在任何境況中,甚至在黑暗和絕望中,祂都與我們同在並賜予我們光明和生命。對天主全然信靠和時刻生活在希望中,正正是此時此刻香港的基督徒所切願的。

生活反思/實踐

  1. 今日國際及本地有那些境況極需天主的救援?
  2. 你可曾見到天主在現世的工作——恢復及修補原先創造的原貌?你對救恩的盼望又是甚麼?

2015年11月

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提供

資料參閱:Foundations in Faith (Catechist Manual Catechumenate Year C) by Bob Duggan, Carol Gura, et al., Resources for Christian Living, Allen, Texas, 2000.